零成本的卢曼卡片系统

1. 卡片笔记的探索

为了构建一个完全本地,数据私有的系统,我尝试过不少方案,都不太满意。最后,没有办法只好自己用 SwiftUI 写了一个桌面 APP : My think flow 。只因为自己的使用,而单独自己做一个 APP,需要花费比较大的开发精力。另一方面,由于是桌面 APP ,操作系统升级时可能会导致某些 API 的变化,适配也需要维护时间。结果上来看,只开发出了基本功能,后面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维护。

后来我发现了本次谈到的方案,我认为功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。大约 1,2 两年前我开始使用,到目前已经积累了大约 2000 多张卡片。我觉得无论从性能还是体验上,我认为已经比较接近理想的方案了。

从目前的角度的来看,对于卡片系统,我的期待是:

  • 完全本地,数据私有。
    • 笔记是非常私人的东西,应当优先考虑 Local first software
    • 云服务商的存在一些问题
      • 原则上我们应当证明方案是满足隐私的,而不选择相信。 Don't trust, verified.
      • 云服务商系统数据可能被泄露。
  • 稳定,低维护成本
    • 主要目的是记录东西,而不是开发软件,在维护上不应当投入太多精力。
    • 有高质量的开发团队,可以保证软件质量稳定。
  • 长期有效
    • 记录和整理笔记时间周期往往跨越几年甚至几十年,笔记要有持续性。
  • 卡片、双向链接
    • 卡片系统的标配。
    • 卡片网络化浏览体验。
      • 可以从一个卡片不断展开「所链接」的卡片;
      • 也可以不断展开「被链接」的卡片。让卡片根据链接关系流动起来。
  • Tag 支持
    • 可以对一系列的卡片打相同的 Tag,可以通过 Tag 将一个主题串联起来。

当我看到 Andy's working notes 这个系统,我意识这个系统的体验是我需要的。后来发现用 TiddlyWiki 加一些插件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探索一下。

  • 几乎有 Andy's working notes 的卡片和双向链接的全部能力。
  • 数据本地存储。
    • 数据私有,不用担心云提供商数据泄露或倒闭。
  • 开源免费,0 成本搭建。
  • 开发社区强大,十多年历史,功能稳定可靠。
  • 本地运行的 Web app。
    • Web 技术标准化程度高,长年都比较稳定。

2. 关于构建过程

由于写教程是一件挺费时间的事情,如果有人想要这样一个卡片系统,给我买一杯打折咖啡 ( RMB 9.9 ),我可以写一个简单教程发给你。

有兴趣可以 Twitter or Telegram 私信我,或给我发 Email